今年最意气风发的90后企业家配资查询之家门户,非王兴兴和莫属。
王兴兴屡屡亮相重要场合,俨然成了中国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物。在8月举办的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,宇树机器人拿下4个冠军,力压全场。
刘靖康在今年6月拿着全景相机敲锣,此后影石的市值从700亿一路飙升至破千亿,刘靖康因而成为90后首富,前不久还站在楼上给员工狂撒了20万现金。
90后企业家很酷,但80后企业家的气势也不弱。
特别是汪滔的,更是战力彪悍。
比酷,大疆称第二,估计同在深圳的90后企业家们都不敢称第一,包括刘靖康、喜茶的聂云宸、云鲸的张峻彬。刘靖康更是对大疆推崇备至,在谈到双方的竞争时表示:我们今天最大的不幸是赛道上有个大疆,但最大的幸运,也是赛道上有个大疆。
7月底和8月初,大疆分别推出了首款全景相机和扫地机器人,同时杀进两个发展阶段和格局完全不同的市场。
打遍天上无敌手的大疆,落地后还能接着“封神”吗?
年入800亿的大疆
需要下一个“电子茅台”
能让国人和老外一致叫好的中国公司不多,大疆绝对算一个。
人们对大疆的好感和信任,不是没有来由。
不像现在许多创始人那样抛头露面、能说会道,汪滔走的是老派理工男的风格,人狠话不多。刚创业时,他除睡觉外,几乎所有时间都沉浸在工作中,一旦有新的想法,哪怕是凌晨两三点,都会立即打电话找员工商讨。
如此高强度作业,让他和员工不断发生摩擦,以至于员工纷纷离职。大疆人数最少的时候,除汪滔外,只剩下一名出纳员。
但逼疯自己和员工的结果,是无与伦比的产品力。
2014年,美国《时代》周刊将“大疆Phantom2 Vision”评为2014年十大科技产品第三位,这不仅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产品,其排名甚至高于iphone 6和ipad air 2。
这些年,大疆多次被“白宫严选”,但也动摇不了它的江湖地位。据调查,2024年,大疆拿下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超70%的份额。2024年,大疆营收突破800亿,其中海外营收占比80%;净利润高达120亿。
在无人机领域没有对手的大疆,却不能高枕无忧。
早在2016年,汪滔就公开表示,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。对大众市场而言,无人机是一个非刚需、高决策、低复购的产品类别。
因此大疆频频跨界。在进军全景相机和扫地机器人之前,它已经拓展出手持摄影设备系列、户外电源系列、E-bike等新品类,还涉足了和主业看起来没啥关系的教育编程机器人等。
虽然看起来四面出击,但大疆并非病急乱投医,这些跨界绝不是拍拍脑袋决定的。
除了都有不错的市场前景,这些跨界普遍有两个适合大疆的特点。第一是人群重叠,新品类的目标人群与大疆用户群体有很大重合度;第二是技术共同性,大疆的不少技术、生产经验都可以复制到新产品线上。
既有用户的好感和信任,又有拿来即用的技术,大疆的某些跨界还算顺畅。
最突出的就是Osmo Pocket 3。
这个口袋运动相机诞生时,vlog热度开始逐渐退潮,它却逆势上扬成为了“电子茅台”。从普通人到网红博主,从钢铁直男到爱美的女生,Osmo Pocket 3全场通吃,即使在发布一年后,官方商城、天猫旗舰店仍长期处于“到货通知”状态。
但要把全景相机或扫地机器人变成下一个“电子茅台”,很可能会是大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两个深圳极客,互相“偷家”
7月31日,大疆上架了一款名为Osmo 360的全景相机。
对于大疆的全景相机,外界的兴趣十分浓厚。首发当晚,Osmo 360在一小时内官网售罄。“影视飓风”等知名博主的测评视频,吸引几十万点赞。
人们相信:大疆出品,必属精品。
一方面,汪滔对产品极其严苛,行业流传着一个说法:他亲自砍掉的项目“多到能填满一面墙”。不少人打心底里相信大疆不会只拿出六七十分的产品。
另一方面,就像某位投资人所说:“大疆是一家真正懂得如何将复杂技术转化为用户价值的公司。”换句话说,大疆的优势是既懂技术又懂用户。在手持摄像设备方面,从Osmo手持云台到Osmo Action运动相机,大疆已经证明了这点。
而且全景相机还可以融入大疆的手持摄影生态,也能吸引大疆的用户群体。比如用户在Osmo 360上,可以使用Action系列同款的超级增稳和专属的极广角模式;Osmo 360与Osmo Action系列的电池兼容。
大疆的全景相机原本应该能轻松复刻过往辉煌——如果没有影石的话。
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,双方都有绝对自信的资本。
对比产品打造,汪滔和刘靖康都是高手。汪滔让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,刘靖康把此前强大却复杂的全景相机拉下神坛,让普通人也能快速上手,硬生生开辟出一个大市场。
对比市场地位,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的地位,正如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量,双方的市占率都近70%,并且海外收入占了大头。今年4月,纽约中央车站排队抢购影石的新闻还冲上热搜,有的老外甚至凌晨3点到场排队。
因此在大疆推出全景相机之后,影石表现得很淡定。
有部分用户反馈大疆的全景相机存在“镜头起雾”的情况,刘靖康甚至还发微博为大疆站台,一边庆祝大疆全景相机上市,一边表示“大疆的起雾只是个例,请安心选购”。
这样的淡定,既因为自信,也因为两家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,彼此门儿清。从2019年大疆发布Osmo Action开始算起,两家已经在运动相机市场里经历了6年对决,但目前从市占率来看,影石依旧更胜一筹。如今战场换到更具优势的全景相机市场,影石更什么可慌的。
不仅没慌,影石还在几乎同一时间进行了“反攻”,推出了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。虽然大疆无人机是难以逾越的高山,但刘靖康还是表示:“世界上需要车的类型太多了,消费无人机也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需求。”
至此,大疆和影石上演了“互相偷家”的神奇一幕。
有媒体评论,两家企业都把对方的第一曲线,发展成自己的第二曲线。
两个师兄弟,在深圳“同室操戈”
8月6日,大疆扫地机器人ROMO正式在电商平台发售,整体价格区间在4699~7399元。
大疆做扫地机器人的理由,看起来也很充分。
从市场前景看,中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不到10%,未来还大有可为;从技术层面看,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避障算法、视觉导航等技术,有机会用到扫地机器人上,这些技术恰恰能解决当前扫地机器人的核心痛点。
除了这些,大疆入局扫地机器人,可能还涉及到一桩陈年旧怨。
扫地机器人的巨头之一云鲸,其创始人张峻彬和汪滔师出同门,两人都曾师从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,都得到过李泽湘的指导和帮助。
据媒体报道,大疆大获成功后,张峻彬有段时间迷恋于学习大疆,为此不惜花大价钱挖人,彼时凡是从大疆过去的人员普遍会擢升一级。但这也惹怒了汪滔,放出狠话要做扫地机器人,并也从云鲸挖人。
左:张峻彬 右:汪涛
双方总部也都位于深圳,这下既是“同市操戈”也是“同室操戈”。
然而即使胜了同门,大疆要想在扫地机器人这片江湖掀起大风浪恐怕也不容易。
首先,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低,和“价格高”的关系很大。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3500元至4000元的价格段,占据了线上扫地机器人市场约25%的销售额。所以,价格区间更高一档的大疆想要站稳脚跟,难度不言而喻。
其次,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格局,不是靠技术就能打破的。科沃斯、石头科技、云鲸等前五大扫地机器人企业,占据了国内近90%的市场份额。这些年也有其他品牌想分一杯羹,依旧没能改写格局。
归根结底,扫地机器人作为大众消费品,不仅要比拼技术,还要比拼性价比、营销、渠道、售后等,大疆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还有待提升。
最后,现在正是市场厮杀最惨烈的时候。例如2024年,云鲸一改过去依靠单一产品线作战的策略,全年累计发布了超过10款新产品;还有石头科技,去年人均价下降12%;科沃斯的去年净利润,不如2021年的一半。这说明,行业巨头都在大举进攻,不惜以价换量。
所以说,不论是全景相机或扫地机器人,如果大疆的目标只是做到“小而美”的程度,应该不难办到。
但如果是想把它们变成“电子茅台”或第二曲线,势必要做好打硬战和持久战的准备。
在无人机领域降维打击的故事,不会重复发生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
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